blast
blast的本義是“爆炸”, 詞典里還能找到“關系網,狂風‘的意思,總之都是強有力的、具有毀滅性的事物。在美國待上一陣,不難發現美國人經常說have a blast.這不是因為三天兩頭有爆炸或者時不時來陣狂風人,而是因為blast作為俚語,表示‘開心,盡興“。也就是說,have a blast等于have a good time.舉例如下:
Jay’s wedding was so much fun! We came up with all sorts of “dirty” games for me newlyweds, and everybody had a blast.(Jay的婚禮太有意思 了!我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尷尬游戲逼新郎和新娘玩,每個人都很盡興。
Being in the business for more than 10 years, Matt know’s not always easy to find a cast where everybody gets along. That’s why he’s having a blast with this project, because everyone is so genuine and fridndly. (從事演藝事業十多年,Matt深知在拍戲時要找到一個能和睦相處的演員陣容不是件容易的事。正因為如此,這部戲他拍得特別開心,因為大家全都是真誠而友善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have a blast在大多數情況下等于have a good time,但畢竟blast還有“爆炸”的本義,所以have a blast有可能會讓人產生誤解。如果上下文交代不清的話中,這個短語既可以理解為“發生爆炸”, 也可以理解為“很盡興”。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have a blast這兩種看似相反的意思竟有機會一起使用。2005年7月6日,倫敦成功獲得了2012年奧運會的舉辦權,媒體紛紛London a blast!”還沒來得及慶祝,倫敦在第二天就遭遇了地鐵爆炸的恐怖事件。媒體還是紛紛形容:”London had a (real0 blast!”
所以建議大家說話要注意連貫性,別沒頭沒腦地冒出模棱兩可的句子,在可能引起誤解的情況下,干脆不用blast(表示“爆炸”可以用bombing,表示“開心”可以用a good time)。當然,如果你特別喜歡blast 這個詞,非用不可的話,可以通過literally(按本義/字面意思理解)來控制你想表達的意思。比如:
We had a blast last night.(我們昨晚玩得很開心。)
We literally had a blast last night.(我們這里昨晚發生了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