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xiàn)實。語言不僅是意義的符號和代碼,而且是文化的符號和代碼。它是一種廣泛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與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共生的,是一種特殊的文化。作為思維的工具,語言的運用受到思維者文化素質(zhì)的制約;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語言的表達又受到交際者群體心理和習(xí)俗的制約,即受到特定文化的制約。
在任何一種文化,任何一個社會中,都存在語言禁忌,美國社會自然也不例外。語言避諱起源于人們對語言與客觀事物之間關(guān)系的錯誤認識,即把名和實等同起來。能夠引起恐懼的事物,在語言中不能提及,而要用委婉語來代替。墮胎權(quán)作為個人的基本權(quán)利,被美國最高法院在1973年確定下來。它同言論、宗教自由一樣,受美國憲法保護。但是,隨著美國人對傳統(tǒng)價值的回歸,墮胎成了越來越敏感的話題。也許是太敏感了,abortion一詞似乎變得難以啟齒。人們在討論這一問題的開始避免直呼其名,就連墮胎最熱情的支持者也是如此。Abortion被稱作reproductive health procedure,墮胎診所被稱為reproductive health clinics,墮胎權(quán)被稱為reproductive freedom.政府官員在接受采訪時都把abortion歸于services for pregnant women。在1994年美國參與制定的聯(lián)合國人口與發(fā)展會議的報告草案中,墮胎被稱為pregnancy termination。美利堅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是比較高的,他們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表情準確達意委婉的文雅語來表達那些聽起來不雅的詞語。女性不高興別人說她fat,obses或thin,skinny,于是人們就用plump,full-figured,mature,chubby,buxom取代fat,用slender,slim取代thin。相貌有美(beautiful,pretty)、有丑(ugly).對前者可以直說,而對后者美國人則用plain或ordinary來代替那個太“實事求是”、傷害他人自尊心的字眼“ugly”.有些不受人喜歡的職業(yè)都被冠以“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