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政府發表的統計,全美每年有17%左右的人會搬家。搬家的人中有約60%是就地遷居,其余的是搬往外地。這個比例聰20世紀70年代以來沒有什么打的變化。對比之下,我國從1982年到1987年的5年之內只有2.8%的人遷往他鄉,平均每年只有0.58%的人跨市鎮流動。
中國人跨市鎮流動比例遠遠低于美國人,是有多種原因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相形之下,美國人是一個喜歡搬家的民族。也許這與美國人的祖先就是從外國搬來的有關,至少他們不像中國人那樣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故土難離的戀鄉感情。他們為什么搬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因為工作變動,有的微辣改善居住條件,有的想節省開支,有的為了照顧親人等等。但主要原因是工作變動。
最初從歐洲來到美國的移民首先在美國東北部的大西洋沿岸立足,以后隨著人口增加,對新資源的需要,經濟實力的增強,人口和資金逐漸投向西部。結果是使約200年來美國的人口重心以每年4—10公里的速度不斷向西移動,20世紀80年代初這個西移速度再次達到高峰。而我國人口、資金、技術力量是不斷朝東部沿海移動的。除了就業的地理分布的改變外,各行各業的盛衰也使人們改變他們的工作。服務型行業(包括運輸、公用事業、商業、政府部門、金融和保險業)迅速膨脹,制造業(輕重工業)則相對縮小。前者在近20年內增加了3200萬人,占20年前人數的60%,而后者指增加約100萬人,只占5%。只有勞動就業發生了變化,經濟結構的變化才能實現。
不管是由于新技術(如電子計算機)的出現,或是老資源(如美國的石油)的枯竭,還是國際市場的競爭,如美國的汽車從出口變為進口,都意味著人們就業的改變。選擇職業的靈活性,使美國的經濟富于適應性,而這一切往往伴隨以居住地點的遷徙。美國有1700多種日報,大部分是地方報紙,這些報紙的廣告主要內容之一是招聘和住房。而且這兩種廣告互相關聯。凡事經濟繁榮的地方,招聘的廣告好、比較多,從外地遷入的人口也較多,因而住房的需求也比較活躍。
更多精彩內容分享可關注優朗英語官方網站,會不定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