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定已經把這件事公諸于世了。”或“我們早應該聽他的話。”這些句子表達了對過去事件的推斷或感觸,適合用什么句型呢?優朗教授全日制英語培訓課程的劉老師說可以使用“ Sb.+情態動詞+have+過去分詞”這個句型。
句型解析
1. 表示對過去發生的事情進行肯定的推測的句型
“must+have+過去分詞”只用于肯定句中,表示對過去發生的事情進行肯定的推測,語氣比較堅定,意思是“過去一定……”。
例句:
She must have gone by bus.
她一定是坐公交車去的。
2. 表示對過去事情的假設的句型
“can/could+have+done”表示對過去事情的假設,意思是“本來能夠做某事(而沒有做)。”“can’t/couldn’t+have+過去分詞”表示“過去不可能做過,一定沒做過。”
例句:
That can’t have been true.
那一定不是真的。
3. 表示對已發生的動作進行不肯定的推測的句型
“may/might+have+過去分詞”表示對已發生的動作進行不肯定的推測,might語氣稍弱,表示“過去可能做某事”。
例句:
You might have left it in the hotel room.
你也許把它留在飯店房間里了。
4. 本來需要做某事而沒有做的句型
“need+have+過去分詞”表示“本來需要做某事(而沒有做)”。“其否定形式”則表示“本來不需要做某事(而做了)”。
例句:
We need not have set off so early.
我們原本就不必那么早出發。
情景會話
Linda has gone to work, but her bicycle is still here.
She must have gone by bus.
琳達去上班了,但是她的自行車還在這兒。
她一定是坐公交車去的。
I can’t find my wallet.
You might have left it in the hotel room.
我找不到錢包。
你也許把它留在飯店房間里了。
She was so sad that she couldn’t sleep.
You should not have told her the bad news.
她難過得難以入睡。
你本不應該告訴她這個壞消息的。
I heard they divorced last month.
That couldn’t have been true.
我聽說他們上個月離婚了。
那一定不是真的。